今天在報紙上看到一漫畫
上面畫著一女人看著2個包,一個時尚美麗但不實用 一個外表普通但很實用
女人想著:男人挑女人時是不是也這麼想?

這漫畫觸動了我的思考細胞:挑對象其實好像跟挑衣服差不多?


十幾歲時喜歡跟流行,看到別人的衣服好看就想模仿
大多是為了穿而穿,少有人會去思考什麼樣的衣服才適合自己

二十幾歲開始對衣服有了點概念,開始學著挑自己想要的衣服
只不過在這個時期還是會常常不小心挑了不那麼適合自己的衣服

三十幾歲才真正瞭解什麼樣的衣服適合自己,不再盲目跟隨流行
知道衣服除了款式,質感還有穿起來的舒適度也同樣重要

如果把上述的"衣服"換成"愛情"呢!? 是不是感覺有驚人的吻合度?
只不過年齡段就要因人而異了,打個比方而已


鄙人以為,愛情就像挑衣服,是一種極為個人的私事,所以沒有標準可言

年少時也許你會想要愛情,但多是一種"標準款式",可卻沒想過適不適合自己
就好比說會想要一個"標準情人"但卻對這個"標準"沒有自己的定義
只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樣的比較好之類的

等長大了點你會開始想要找到一種自己喜歡的款式
可那依然是一種"要求"
只是想要,卻沒認真想過:這衣服穿在身上真的適合自己嗎?
所以會一直不斷的換、換、一換再換
在這過程中一次次的累積經驗,並越來越了解什麼樣的衣服才適合自己

等你成熟了,真正了解自己時,才知道挑衣服沒有所謂的標準款式
因為每個人的型不同,所以適合的衣服也不同
也許這件別人穿了很好看,換了自己來就怎麼穿怎麼怪
同時你也會開始懂得,衣服不只是挑款式,還要有質感,穿了舒服也很重要
對象不是長的帥、美就好,內涵、個性、想法合得來 配的上才重要


總是看到有很多人,不 應該說絕大多數人,只懂得抱怨對方,哀怨自己所愛非人
卻沒想過你既然挑了這麼件爛衣服,就代表你自己的眼光也很瞎
也搞不好明明是件好衣服,只不過是你沒那個本事穿的好看而已
結果往往是丟了件舊衣服,結果又挑了件差不多爛的!
然後一直重複這樣的循環,像是不斷跳針重播的CD,常常是讓我看到好氣又好笑

不要高估了自己,也不要低看了別人
在愛情裡,每個人都在挑衣服,但同時也都是被別人挑的衣服
不過很可惜的是,多數人挑衣服都很厲害,這裡嫌那裡批的
卻沒想過自己是件什麼樣的衣服? 配的上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只不過是件地攤貨,就別妄想會看上你的人能有多好
也就別老抱怨自己所遇非人,因為你就只值這個價!
等你把自己從便宜貨提升到專櫃、名牌的等級時,自然會吸引到更好的人

失敗了不要只批評對方,也要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哪裡有問題
畢竟失敗的愛情,極少會是只有對方有問題,大多是一個巴掌拍不響
修正自己的觀念,提升自己的眼光,充實自己的內涵,還要懂得換一個環境
這樣你才能有機會遇到更好的愛情


畢竟老是在地攤逛是要怎樣換件更高級的衣服?
你不會蠢到以為有人會拿阿曼尼OR香奈兒來擺地攤吧!?




以上!
個人想法,歡迎討論但不歡迎嘴砲,本人比牛仔還忙 沒空陪找碴人士浪費生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rlos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